永定门又称正阳外门,另有永安门、永昌门等名号,寓意“永远安定”。
永定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桥北,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同年十月完工。1957年,永定门城楼、箭楼被相继拆除。2004年,北京市仿照乾隆年间式样,根据民国时期对永定门的测绘资料,重新复建了永定门城楼。
永定门城楼是一座两层重檐歇山顶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简瓦绿剪边饰绿色琉璃脊兽,屋顶两层屋檐下方设五踩斗拱,搭配旋子彩画,一层与二层楼室之间采用三踩斗拱。永定门城楼(含檐廊)面阔七间,进深三间。
永定门城楼首层楼室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四周有围廊环绕,廊下设有二十四根檐柱,其中外圈是二十根,楼室的四角各有一根。墙内设有十二根金柱,南北两侧各设六根,从城台一直支撑到屋脊。在楼室内部东北角处设有两跑木质楼梯,与二层楼室相接,楼室四面各设有一樘木板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