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东团山、西团山两处遗址公园已开门迎客,游客可通过展陈、文物了解夫余古国等文明的神秘历史。
东团山遗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城东江湾大桥南松花江右岸。东团山遗址是研究吉林地区古文化、古城、古国最有代表性的实物资料。
新建的东团山遗址展陈馆正在举行《鹿山风云——东团山遗址夫余王城展》,从遗址分布、城址规模、建筑构件、墓葬等方面介绍东团山遗址的重要价值,展出文物包括陶器、石器等。
据悉,该遗址出土的遗存确立了吉林市地区乃至吉林省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演变序列。
早在2200余年前的西汉时期,夫余族就在吉林地区建立了夫余古国,国都就设在东团山平地城。据《吉林省志》记载,扶余国在历史上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奴隶制民族政权王国,曾一度称雄于东北大地,既在政治上、经济上独立,又向当时的汉朝及后来的晋朝纳贡。从公元前200余年到公元494年,共延续了约七百年。扶余国鼎盛时期疆域千里,人口二十余万,是东北地区最强大的政权国家。
西团山遗址是青铜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馆内精心布展的西团山文化实物,引来游客打卡拍照。
西团山文化出土的“猪首石雕”在考古领域十分有名,制造者以夸张的手法使猪的嘴巴变长,两耳耸立,反映出当时制造者较高的审美意识和石雕艺术水平。

在东团山遗址及其附近,曾出土大量的原始社会以及汉、高句丽、渤海、辽、金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物,证明东团山一带是一处人类活动延续悠久的遗址,是吉林市中世纪历史的一个缩影。
被发掘的遗址内有青铜时代西团山文化遗址、汉夫馀、高句丽、渤海诸时期的文化遗存。西团山文化遗存,主要有生产、生活用的石器、陶器等物;汉夫馀文化遗存,有宫城即在"南城子"。在东团山上和山麓,有二至。四道以山皮土羼碎石构筑的环形城垣。
城内地面曾发现红色绳纹板瓦、方格纹板瓦,根据山城结构和城内遗物,可知此城为高句丽时期的遗址。
东团山遗址夫余王城展从遗址分布、城址规模、建筑构件、墓葬等级四个方面全方位介绍了东团山遗址历史文脉及重要价值。走进东团山遗址,揭开历史的帷幔,穿行在遗址之间,追寻古人的足迹,聆听历史的回音。